把握當下,無常不等待|玄妙天宮 · 宏仁向善協會
switch
智慧園地

佛法小故事

2021.10.29

把握當下,無常不等待

我的學長去年喪妻。這突如其來的事故,實在叫人難以接受,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此?學長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她,但是他覺得太浪費,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,結果卻是在她死後,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。不是太令人唏噓了嗎?

「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,我就會如何如何」,我們對自己說,「等到我買房子以後」、「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」、「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、「等到我…以後」.....。
等到、等到、等到,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,都用在等待。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:明天我就開始運動;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;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;退休後,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。然而,生活總是一直變動,環境總是不可預知,在現實生活中,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。

身為一個醫生,我所見過的死人,比一般人要來得多。這些人早上醒來時,原本預期過的是另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,沒想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事;交通意外、腦溢血、心臟病發作等等。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離軌,突然闖進一片黑暗之中。

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?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,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,想做什麼,當下就可以開始做起。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,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,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,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。

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,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,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,有許多話來不及說,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。別讓自己徒留「為時已晚」的空餘恨。逝者不可追,來者猶未卜,最珍貴、最需要即時掌握的『當下』,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,轉眼錯失。人生短暫飄忽,人生如寄,轉眼即逝。

「遺憾的事一再發生,但過後再追悔「早知道如何如何」是沒有用的,「那時候」已經過去,你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你的生命。一句瑞典格言說:「我們老得太快,卻聰明得太遲。」不管你是否察覺,生命都一直在前進。人生並未售來回票,失去的便永遠不再。將希望寄予「等到我如何如何的時候,我再怎樣怎樣,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。

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「可以鬆口氣」,或是「麻煩都過去了」。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,感受它們、品嚐它們,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,別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嘔氣、抱怨、埋怨上。死亡是免費的,但是,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。勸你一句話:把握當下,莫等待,俗云:千金難買早知道。

這一天,在舍國城郊外祇陀林精舍,羅陀又到佛陀面前,問道:「大德,何謂無常呢?」
無常乃佛陀教示之初步,雖然無常的原理非常淺顯,但卻不易體驗。羅陀因為無法徹底的了解自己的身心與生活,因此才有此問。
羅陀,所謂無常,即是内體(色)、感覺(受)、表象(想)、意志(行)、與精神上的意識(識),合為人類生存所必須之要素皆名為無常。佛陀的教示乃說明一切事物都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遷,因此,我們必須銘記人間無常的道理。

佛門的存在論中,無常即表示世間萬物的變動生滅相,亦即中國人所說的「飛花落葉」。人生本是無常,更確切的說法應是「我是無常的」。

佛陀又說:
「比丘們,能如此正確地觀察一切事務,即能產生厭離之心,因為厭離才能去除慾望,唯有去除慾望,才能獲得解脫。结束迷惑的生涯,修行聖道。既已修行聖道,則人生便不再感到迷惑。一產生如是的自信。由體認無常的本質,即能引導人類達到確立自己的信心。」在人生的旅程中,繁葉蕭瑟、起起落落是很尋常而且不斷上演的事,只要你有智慧,不自我作繭、自我菲薄,把自我放淡了,放下了;在任何時間、地方,對任何人事物都不加入主觀的自我意識。
也就是一個覺醒的心靈,一花一草都能令你見到真理智慧,「這時人間處處可以看到「本地風光」。比丘尼偈云: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,歸來手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

文章出自 莊嚴印經功德會~故事寶藏 (網路文章)

 
本日人次:301 總計人次:557,527
line